文南词与黄梅戏渊源

妈祖小孤山

黄梅戏、文南词是流行在安徽省西南地区的两个剧种,都被列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,是中国戏曲园地的两朵奇葩。两个剧种在发源地区、流行区域、历史背景、演出剧目上有许多相同和相似之处,在艺术起源、表演形式、音乐唱腔等方面既相互兼容,又自成一体,有着各自的独立性。在“皖西南门户”的宿松县,两者被称为“姊妹艺术”“孪生戏曲”。

宿松县地处大别山南麓,长江北岸,吴头楚尾,三省通衢,特殊的人文环境和交通区位,孕育了黄梅戏、文南词、宿松民歌等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,特别是在黄梅戏和文南词两个地方戏曲的形成和发展上,发挥了重要的传承作用。

2013年,宿松县黄梅戏剧院(宿松县文南词剧团)创作的大型清装文南词《杨馥初》,该剧成功参加了2013安徽省新剧目展演并获得“优秀剧目奖”、演员“一等奖”1个、“二等奖”2个、“三等奖”1个及舞美灯光、作曲等多项大奖。《杨》取材于清代宿松名士杨馥初的传说故事。全局以占小孤山和保护小孤山为主线,通过一系列故事情节,刻画了杨馥初的聪明才智,展示了小孤山的妈祖文化,描述了宿松的风土人情,是一部爱乡爱土、鞭笞、弘扬正气的乡土大戏。

猜你喜欢

推荐排行

  • 新创黄梅戏不越雷池在合肥演出
  • 文南词与黄梅戏渊源
  • 我院新创现代黄梅戏黄湖谣11月在上海巡演
  • 我爱家乡黄梅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