楚天都市报记者徐颖 11月5日上午,著名剧作家、原省文联主席沈虹光做客省图书馆“长江讲坛”,主讲“寻找京剧泰斗余三胜”的故事,并与罗田县黄梅戏剧团团长吴丽亚、湖北省黄梅戏剧团演员对话,还原“余三胜是如何定论为湖北罗田人的”,背后种种周折让现场读者感慨万千。
原来,关于京剧泰斗余三胜是哪里人,很多年学界都说不清楚。1983年版的《中国大百科全书》,“余三胜”条目那一页,标注了“湖北罗田人”,但后面紧跟着一个括弧,里面的文字是:“一说安徽怀宁人”。连百科全书都不确定,所以,上世纪90年代,接到《中国戏曲志·湖北卷》编纂工作的王俊和方光诚,决定要把这件事搞清楚。
于是,就有了“三下罗田——寻找余三胜”的故事。王俊和方光诚最终在“罗田通”、曾做过《日报》记者蒋敷德的帮助下,辗转寻到了罗田九资河镇七娘山。
七娘山关于余三胜的传说不少:余三胜进宫唱《四郎探母》,嘉庆皇帝看得高兴,口封“戏状元”,还有喜报送回罗田。当地百姓认为七娘山风水好,徐寿辉红巾军起义失败,天子没做成,应验在余三胜做成了“戏状元”,乡里流传“假天子,真戏子”,“天子非天子,七娘是戏娘”的民谚。
可终究没有真凭实据,无以为证。王俊和方光诚在反复的走访过程中,终于锁定了一户余姓人家。在村干部反复做工作后,这户人家的主人从怀里掏出一卷东西,展开,黑字:“余氏宗谱”。这件族谱是年间印的,详细记录了余三胜的爷爷、父母、兄弟、子女,还包括余三胜怎样从汉口到北京,葬在天津等细节。
此后,《中国戏曲志·湖北卷》编纂者王俊和方光诚又到余三胜下葬的天津考证,得以证实。
2012年,沈虹光将这个故事写成《三下罗田——寻找余三胜》,发表在湖北日报上。
同年,沈虹光再次去罗田。她建议罗田县写一个介绍余三胜的小戏,用东腔戏来演唱。罗田方面组织创作人员编写、排练,节目成形后,她看后觉得不尽人意,决定亲自修改。在2013年第八届湖北省黄梅戏艺术节上,罗田参赛的剧目就是《余三胜轶事》。
今年,《余三胜轶事》进京演出也获得美誉。
“一段历史佳话背后,有好多代文艺工作者的付出,他们的较真精神,值得学习。”一位80后读者听完讲座后感慨道。
对话结束后,沈虹光(中)与台下读者交流